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是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构造柱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对构造柱的具体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工具/材料

尺子

操作方法

当在房子墙壁的转角处,如果没有其他支撑物品的时候,就需要安装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2张

在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也需要设置构造柱进行支撑。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3张

当墙长大于5CM左右时,需要在墙的中部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4张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24cm×18cm,竖向钢筋多用4 12 φ ,箍筋间距不大于 25cm, 随烈度和层数的增加建筑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和钢筋等级。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5张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6张

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7张

构造柱的作用范围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 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 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8张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多层粘土砖房的构造柱必须符合: ⑴可采用240mm ×180mm 最小截面,纵向钢筋宜用4 (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且柱两端适当加密。7 度时房屋不宜超过六层、8 度时 7 层至9 层的房屋竖向筋直径采用4 (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房屋四角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量。⑵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一米。⑶构造柱与圈梁连接, 当隔层设置圈梁时,应在无圈梁楼层增配筋砖带砂浆并提高筹码;仅在外墙四周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伸过一个开间, 截面及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构造柱不应单独设置基础,但必须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 ,或锚入不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底层框架砖房和多层框架砖房构造柱应符合: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 ×240mm ,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 (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构造柱应同每层圈梁连接。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9张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墙体的两端;较大洞口的两侧;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10张

砌体构造柱设置规范:
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沿墙体全长贯通。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11张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式中:
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2.钢筋工程量:
一般为主筋为4C12;箍筋为6@200
主筋: 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
箍筋:(柱断面周长-8*保护层厚度+2弯钩增加长度)*[(柱高-2*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比重(kg/m)*柱根数=(kg)
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 (n为层数)
3.有马牙槎的构造柱
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一般为60mm。
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
混凝土体积=柱底面积*柱高=[(柱截面长+边数*马牙槎/2)*墙厚]*柱高
4.构造柱的计算规则
1、构造柱只适用先砌筑墙后浇注的情况,如构造柱为先浇注后砌墙者,不论断面大小,均按周长1.2米以内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墙心柱按构造柱定额及相应说明执行。
2、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内体积计算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12张

构造柱间距应该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单一作为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柱,此类构造柱的设置主要考虑约束墙段的长度需要,以往抗震规范中尚不明确,无论在砌体横墙或纵墙中均未提出间距的要求。事实证明构造柱的约束作用是有限的。
例如在以往的纵墙中设置构造柱时只要求在两端设构造柱,数十米长的构造柱难以约束墙段的破坏此时构造柱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横墙中的构造柱间距一般可能达到11~12米,构造柱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发挥。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有关实验研究分析结果,新规范对此做了补充和完善:
当层数和房屋高度接近或者达到砌体结构限定高度时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 高的2倍,即一般不宜超过5.4米;纵墙内的构造柱一般不超过3.9米(外纵墙)和4.2 米(内纵墙),即大致每开间均应设置一根构造柱如此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实验证明墙段的宽高比超过2时,构造柱的约束作用降低。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13张

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并不得小于15mm,也不宜大于25mm。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mm,宜在柱根设置120mm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mm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在柱根设置120mm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第14张

涉及条文内容: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6.3.4、10.2.4 、10.2.5 、10.2.6、10.4.10、10.4.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3.1 、7.3.2、7.3.14、7.4.3、7.5.1、7.5.2、7.5.4

特别提示

在施工时,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