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古代时,两国之间的往来必须要有护照作用的通关凭证。汉唐时期的通关凭证叫过所,主要分两种:一是人马启程前发送的过所,相当于前往通知。一是随身携带的过所,相当于路证。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说起护照,不少人以为是近代才有的。其实,古代人早就用上了。自从有了国家的概念和形态,“护照”的作用便产生了。当时,各种各样的通行证就是护照,叫关卡、关文之类,具体形式有青铜、竹木、纸张、本子等,异彩纷呈。 古代时,两国之间的官方和民间往来,必须要有凭证,那么护照就是唯一的凭证。现在,穿越回去看看古代“护照”的各种消息。 传说版“护照”记录唐僧师徒西行过程 对护照的最初印象,人们大多会想到86版电视剧《西游记》,记得有个情形永远相似,那就是每次唐僧等徒弟们除妖降魔,平安无事后,他总要客客气气地请所在国家的国王在通关文牒上面盖上大印,然后带着徒弟们继续西行。通关文牒就是护照,而上面盖的各国印章,正是现在的签证。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2张

几十万字的《西游记》,要想简明扼要地了解全过程,记得有高人指教说紧紧抓住“通关文牒”这条线索就行。因为唐僧去西天取经,随身带着大唐王朝的通关文牒,上面记录着他去西天取经的全过程,这在当时是出国护照、国内的介绍信。同时,也是唐僧归来向皇上交差的证书。 唐僧拿的那本出国护照,好像有点儿不太规范。他到了西梁女国,女王看了他的通关文牒,发现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名字,竟擅自在上面填写了3人名字,尽管女王是出于好心,但从通关文牒的要求看,西梁女国是没有这个权力的。 这个细节在《西游记》中是这么描述的——女王道:“关文上如何没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个顽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为何肯随你来?”三藏道:“大徒弟,祖贯东胜神洲傲来国人氏,第二个乃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第三个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条,南海观世音菩萨解脱他苦,秉善皈依,将功折罪,情愿保护我上西天取经。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与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笔砚来,浓磨香翰,饱润香毫,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却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画个手字花押,传将下去。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3张

小说中的唐僧到西天取经,沿途十几个国家都给他的通关文牒盖章,说明他肯定到过这些国家。那么史上的陈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他共经历120多个国家,凭证也是通关文牒。神话中的通关文牒是玄奘西行过关的缩影,充满无数艰辛坎坷,用妖魔鬼怪象征现实中的玄奘西去的不易。小说中有一段唐僧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对话: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 通关文牒是在明朝出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人,写小说参考了当时的情况。说明在明朝,现实版的护照已经很发达了。那么在唐朝时,护照叫什么呢?“过所!”玄奘完成《大唐西域记》后对唐太宗说,他记述了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几个国家的情况。其中虽然没有明确说关于通行证的事,可少了这个,玄奘来回能那么潇洒吗? 护照,伴随唐僧师徒西行,不仅让他们终成正果,也让他们成为超级驴友。

现实版古代“符节”堪比现代护照 古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护照始于春秋战国。但雏形是夏、商、西周时期的“牙璋”和“圭璋”,到春秋战国有“符节”,汉唐有“过所”,明代有“关照”“符牌”等形式。护照是伴随历史事件发展起来的。“符节”代表两种不同时期的护照。先说“节”。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4张

“节”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比如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两枚形似竹片的青铜节,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件实物护照。它叫“鄂君启”节,是楚怀王颁给楚国商人鄂君启的,拿着它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两枚青铜节,一枚舟节,一枚车节,分别代表水陆两线。鄂君启在楚国的关卡内,只要举起相应的青铜节,各关卡立即放行。到了其他诸侯国内就变为护照,都会给予他一定的方便,在投资等领域享有优惠。 到汉代,“节”改为竹子做的了。当时,汉武帝派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后被扣留,在北海(今贝加尔湖)边放羊,他19年持节不屈。这时的“节”以竹子为原料制成,柄长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上面装饰着三层牦牛尾。苏武手持节,国内外各个关卡都会礼遇,并且给予通行便利。代表皇帝外出执行使命的人都要持节,后人将使与节连在一起,便称为“使节”。后来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是手持汉节,打通了丝绸之路。 “符”,本来是调兵遣将的兵符,实际也是通行证。兵符像老虎的样子,寓意兵贵神速,所以又叫“虎符”。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上面刻有铭文,一分两半,底部是凹凸的,可以合在一起。右为尊,所以右半放在朝廷,左半则放在地方,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齿齿相对,“符合”才能过关。当时规定指挥50名以上士兵,必须出示虎符。所以保存虎符关系重大,否则后果严重。《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仅凭窃得曹操手下的虎符,兵不血刃轻取荆州等城池,便是这个意思。虎符的作用演绎到今天的护照上,比如护照加页、文件正文与存根的骑缝章等,都是表现形式。

汉晋过所 据出土的汉简,两汉过所的勘发步骤有四步:首先,由外出者向乡啬夫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说明外出原由、目的地、时间、所带物品;其次,由啬夫对外出者进行审查,然后作爰书呈报都县;再次,县司受理后,由县掾、令史、史、佐等核实啬夫报告,然后拟写过所稿呈郡太守或县令丞签发;最后,由郡太守、县丞勘发过所,一式两份:一份由外出者随身携带,另一份存档备查。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5张

吏民持过所度关津时,要接受关吏的检查。一般来说,关吏要核验他们的面貌特征、身份,如果携带了牲畜,则会检查它们的口齿等。如若与过所不合者就会被判为私度关罪,私度者将判以徒刑。 魏晋南北朝时期,过所制度进一步发展。按照规定,不论是内地行旅,还是外地胡商,凡是过关津者必须出示过所。如《三国志·魏书·仓慈传》记载,曹魏时期,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比较繁荣,胡商为了前往洛阳申请过所,仓慈则依制发给过所让他们通过。这一点成了仓慈任敦煌太守时的政绩。两晋时,凭过所过关津的制度则用法令的形式明确地规定了下来。《太平御览·文部·过所》云:“《晋令》曰:诸渡关及乘舡筏上下经津者,皆有过所,写一通,付关吏。”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6张

隋唐时期过所制度的完善 隋唐时期,过所制度臻于完善。唐朝26关,不同身份的人凭借不同的通行证过关。据《唐律疏议·卫禁》载:“水陆等关,两处各有门禁,行人来往皆有公文。谓驿使验符券,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一年。越度者,谓关不由门,津不由济而度者,徒一年半。已至越所而未度者,减五等。”意即:驿使过关时用符券,公务人员往来用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一般的行人用过所。如果有私自过关门的人,则处一年徒刑;如果有不从门过关或者不由济过津者,处一年半的徒刑。这是唐朝对过所制度所列的法律条款,惩罚之制不可谓不严。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7张

唐朝时期对于过所之制的管理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尚书省刑部的司门郎中、员外郎职掌天下门关以及过所事务,制定过所式,据此勘发。一般人员外出时须先申请过所,在京师则由尚书省的司门郎中、员外郎发给,在州县则由州府掌管户籍、通旅、过所事务的户曹参军发给。申请过所的程序有: (1)外出人员先向本州县递交牒文申请过所,内容包括身份、姓名、随从人员、所带物品、时间、地点。在申请过所时,还需要有保人,作保证辞,保证外出人员事合法编户,非逃兵或者逃户,所带牲畜也非偷盗而得。 (2)县司对牒文进行受理,一一进行核实。核实后,县佐对外出人员的的身份、年龄、时间、原由等拟牒上呈,由县尉向州请给过所。 (3)户曹收到县牒文,在进行核验,核验后,制定过所。过所一式两份,一份为正过所,盖章发给申请人,另一份没有印章,入案备查。过所的一般期限是30天,若超过30天,则要重新申请过所,不过再次申请过所就没有第一次那么繁琐了,拿着牒文以及旧过所验证去申请新过所即可。

汉唐时期出国也要“护照”? 第8张

唐朝对于过所的勘验也有一些法律上的规定。如果行旅在关津、城垣等官司禁约之处试图偷度者杖罚七十;如果编户有役在身或者有刑在身禁止过关津者,官司若给过所,则主判官吏处一年徒刑;如果编户代他人申请过所或者自己申请过所转借、转卖他人,各处一年徒刑;如果行旅所携带的奴婢以及牲畜与过所不合者,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杖罚,而关司如果知情却放行,也会被杖罚。在边州关塞地区,胡人众多,为了防止胡汉私自交往、通商,唐律对于违制者的处罚更为严重。对私自出关者,处两年徒刑;行旅不能私自携带官府禁止的丝织物、珍珠等物品出关,否则将处以流放、徒刑等,这是保证官府贸易、财政收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