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不高而低压高问题出在哪儿

简要回答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目前患者大概已超过3亿,曾经这个属于中老年群体的慢病现在正逐渐向年轻人扩张。通常大家判定高血压的标准主要看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高压)高于正常水平就表明血压高了,而舒张压(低压)低了就表明血压低了。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高血压还分很多种情况。需要了解血压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血液循环方面。

一、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高血压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造成血管壁机械性损伤,引发包括心脏、大脑、视网膜等多器官组织损伤。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诱发心律失常、脑卒中、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出血等各类危及生命的疾病,血压就是血液在流动过程中不断的冲刷血管内壁,对后者造成的压力,通常我们以动脉血压数值为参考值。随着心室规律性的收缩时,大量血液从心室涌出到大动脉中,此时对后者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就是收缩压,在此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压力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压;
当心室舒张时,扩张的大动脉血管就会相应的来收缩,此时所产生的压力就是舒张压,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动脉就会将部分血液推到外周的一些小动脉和微小动脉中,但还有一部分血液会被弹性储存在大动脉中,其对动脉血管造成的最小压力值就是我们所说的低压。
临床上,其正常范围主要以140、90、60来界定,即18周以上的成年人高压在140mmHg到90mmHg之间,而低压在60mmHg到90mmHg之间都属于健康群体。
通常我们都知道如果当高压大于等于140mmHg的时候就被称为高血压,而高压低于90mmHg的时候就被称为低血压。
其实高血压不只有当高压高了才是高血压,低压超过正常范围值同样也叫做高血压。临床上有“低压不高,高压高”的ISH、“高压不高,低压高”的IDH以及“高压低压都很高”的SDH。
其中常见的ISH患者血压的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动脉血管的弹性下降,心室在规律收缩过程中释放大量血液动脉,而此时后者血管壁的缓冲能力明显变弱,当心室舒张时大动脉向外周释放血流的能力也会减小,回缩力相应的也会降低,因此就出现了ISH,通常此类情况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相应的会下降。

高压不高而低压高问题出在哪儿

二、问题出在哪儿?
当心脏收缩能力增加,心率变快时就会明显缩短收缩舒张时间,当大动脉舒张时来不及将更多的血流释放到外周血管内,其内所剩余的血流一直处于高压状态,此时就会使舒张压不正常的增高。
当大动脉的外周阻力升高的时候同样会造成什么所出现的结果,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大动脉周围的一些小动脉和微小动脉的收缩程度,由于它们数量庞大且处于大动脉的末端,一旦收缩能力增加就会造成大动脉外周阻力增加,在心室舒张的情况下,大动脉向外部释放血流的速度受阻力影响就会变慢,在下一个收缩过程来临前,动脉血管内留存的血液就会过多,引起舒张压的升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压不高,而低压高”。
通常此类情况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好发于25岁~40 岁之间。数据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约有百分之十五的患者是处于“高压不高,低压高”的阶段,多数患者处于较早期阶段。
一般来说此类患者的相关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情绪波动、皮肤潮红等,尤其是在夏季等温度较高的季节,这类患者的症状常常会更加严重。

高压不高而低压高问题出在哪儿 第2张

三、如何应对
“高压不高,低压高” 对于“高压不高,低压高”的患者,要明确诊断,确保正确判断血压水平。医生会综合考虑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评估。
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手段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如针对外周阻力的药物、针对心脏收缩力的药物等,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患者也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减轻压力等。
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随访也非常重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确保血压保持在理想范围内,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高压不高,低压高”的高血压类型需要引起重视,及早诊断和治疗,保持血压稳定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高压不高而低压高问题出在哪儿 第3张